大家好呀,今天我们拿到了腾龙刚刚发布的28-200mm F/2.8-5.6 DiIII RXD镜头,做了一期视频,给大家聊聊这支镜头的特点,不妨点开视频看看吧~
经过我的简单上手测试,这支镜头有这么几个让我非常满意的地方。
一、体积与重量
虽然它的重量在在产全画幅大变焦镜头中排行老三,但在索尼FE口中,它不仅比最轻的腾龙28-300mm F/3.5-6.3 Di VC PZD +转接环轻,同时还比FE24-240mm F3.5-6.3 OSS轻出了一支腾龙20mm F/2.8 Di III OSD M1:2。
体积方面这支镜头和腾龙28-75mm F/2.8 Di III RXD一般大小,这样的镜头带出门完全没有什么负担。
二、全焦段光圈
其次腾龙28-200mm F/2.8-5.6 Di III RXD是首款F2.8光圈起始的大变焦镜头,同时在各个焦段都相当良心。各焦段更大的光圈带来的自然是更好的虚化,可惜时间仓促,后续我们会带来更多样片,给大家展示一下。
焦段:28mm 光圈:F2.8 快门速度:1/2500s 感光度:ISO320
焦段:200mm 光圈:F5.6 快门速度:1/640s 感光度:ISO320
三、微距能力
微距一直是腾龙的传统强项,广角端与腾龙28-75mm F/2.8 Di III RXD一样的0.19米近摄能力,放大倍率达到了0.32倍,同类型镜头中并列第一。
FE24-240mm F3.5-6.3 OSS广角端近摄效果
腾龙28-200mmF/2.8-5.6 Di III RXD广角端近摄效果
并且优秀的微距能力贯穿整个焦段,微距能力最弱的长焦端依然能提供0.26倍的放大倍率,超过大部分标准变焦镜头。
焦段:200mm 光圈:F6.3 快门速度:1/250s 感光度:ISO1000
焦段:28mm 光圈:F6.3 快门速度:1/320s 感光度:ISO1000
四、锐度表现
由于时间关系,外面梅雨绵绵,画质部分我们没有详细测试。不过我们在办公室简单测试下来发现,28-200mm F/2.8-5.6 Di III RXD的28端F2.8中央画质能够和腾龙28-75mm F/2.8 Di III RXD的28mm F2.8中央画质媲美。
200mm F5.6近摄时的中央画质甚至小优于腾龙70-180mm F/2.8 Di III RXD 180mm F2.8近摄时的中央画质。
当然,如果是根据官方的MTF图来看的话,那么腾龙28-200mm F/2.8-5.6 Di III RXD也是碾压FE24-240mmF3.5-6.3 OSS的。
腾龙28-200mmF/2.8-5.6 Di III RXD
FE24-240mm F3.5-6.3 OSS
当然我相信很多人会28mm的广角端有点非议。在我看来,极少出现24mm能拍全,28mm就拍不全的情况发生,一般都是要么都能拍,要么都不能拍。所以如果嫌不够广的用户,即使厂商提供了24mm也依然会觉得不够广。如果再买一支超广角镜头,无论是买腾龙17-28mmF/2.8 Di III RXD还是索尼FE 16-35mm F4ZA OSS,它们都提供了24-28mm这一焦段,并且这两只头的24-28mm段都要比FE 24-240mm F3.5-6.3 OSS的24-28mm画质更好。基于这样的逻辑判断,当年我认为腾龙35-150mm F/2.8-4 Di VC OSD是个好镜头,现在我认为腾龙28-200mmF/2.8-5.6 Di III RXD的28mm也不是问题。
焦段:89mm 光圈:F4.5 快门速度:1/1600s 感光度:ISO320
1992年,腾龙发布了第一支自动对焦大变焦镜头AF28-200mm F3.8-5.6 Aspherical。从那时起,腾龙在大变焦镜头领域就一直笑傲整个行业,无论是目前最轻便小巧的全画幅大变焦镜头28-300mm F/3.5-6.3 Di VC PZD,还是变焦比最大的18-400mmF/3.5-6.3 Di II VC HLD都证明了腾龙在这个领域的实力。腾龙这次用28-200mmF/2.8-5.6 Di III RXD这支镜头在焦段上致敬了自家的开天辟地之作,同时在光圈和画质上进行了自我突破,既有意义,又秀了一把光学设计实力,优秀!
图片评论 [http://15feng.cn/p/FuZm8RkbTfFjuBjnCxi4nRfLxoyv]